媒体: 小龟说

日期: 2019 年 4 月 21 日

作为“小龟区块链中国行”首位受访嘉宾,ArcBlock 区块基石创始人兼 CEO 冒志鸿 4 月 7 日就互联网 vs 区块链网络、链网 vs 公链、App vs Dapps 等一系列技术趋势问题接受哔哔 News 自媒体达人小龟的专访。下文为节选(上),略作编辑。

cover

Q:请您介绍一下 ArcBlock?

一句话来介绍,ArcBlock 是一个区块链应用开发平台,我们目标是让开发者能够非常容易地开发和部署区块链应用。我们一直是坚持链网概念,我们认为未来的区块链应该“织链为网”的状态,很多条不同的区块链互相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互联的网络,而不是一两条公链就想搞定一切的思路。

Q:为什么您认为未来的区块链是“织链为网”的状态?

纵观整个计算机技术的成长、网络的发展,最终都是这样的状态。

01

举个例子,比如电信网络,最初电话发明的时候是点对点的。随着这么多年的成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电信网络,无论是我们的固话,还是现在无线网络,它都是由很多不同的交换机,不同的电信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

今天我们有不同的网络,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你用的手机有很多不同的制式,但他们最终都是在一起工作。没有说哪一家通讯公司能够彻底垄断,没有。

互联网的天生的特点就是一大堆的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只不过大家都用相同的这个协议讲话,都是 TCP/IP 协议。

在区块链刚刚形成的时候,大概就像当年的贝尔发明电话,只有楼上跟楼下两台电话机。但最终要变成真正能商用规模的东西,一定是把这些不同的东西连接起来。

这个世界是非常多元的,很多团队都在研究区块链技术,难以相信未来只有一条或少数几条公链,能把整个世界的需求都满足。所以,一定是很多的链去解决各种不同的需求,然后最终它连接成一个网络。

其实我们在解释““织链为网””的时候,总结了一种类比的方法,就是去类比交通系统。公链的思路是我们搞出一条路,这条路把所有的地方都连起来。

所以在公链思维之下,我们首先容易遇到容量问题,车多了之后交通就堵塞了,那要想解决这问题怎么办?

扩容,比如说这个车开 60 公里每小时,现在我们要求所有的车都提速,提速之后就可以跑更多的车了。

但是这个提速不可能是无止境的。

当它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没法再往上提了,那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可以把路修宽。

02

但如果你要建成这个交通系统,只是靠一两条路把它修得无限宽的话,不可能解决世界的交通问题。

我们真实世界中有无数条路,有高速公路,有羊肠小道,有船,有飞机,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交通系统,通过这个交通系统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用区块链来解决 IT 世界问题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场景,有的场景需要非常高的性能非常短的延迟,但它可能对安全性没那么高的要求。

有的场景需要很高的安全性,但我们需要故意要让它做的不能太快,比如说银行的系统。

如果要去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一定会有非常多元化的需求。想用一个方案去解决所有的多元化需求,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所以,我们觉得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出现很多条不同的链,但这些链之间互相能够沟通的,也就是“织链为网”的趋势。

Q:我看您经常说传统的公链思维,具体是指什么?

我觉得公链思维其实分好几种。

第一种是认为一条或者几条链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二种是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总是想用一条链去拥有大量的用户,公链之间是互相隔离的状态。举个例子,比如 EOS 跟 ETH 就是完全隔离的。大家都想取代对方,而不是想怎样在这个生态中做贡献。

而链网的思维,是一整个生态体系的项目,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一起来共同建立的一堆区块链的技术,这些技术互相可以连通的,大家一起来制造出一个生态系统。

Q:您觉得公链思维跟 ArcBlock 的链网思维,哪个想象空间更大?

当然是我们的想象空间要大。这就好比说是一个局域网还是一个全球的互联网的想象空间大,对吧?这个不言而喻嘛!

Q:像以太坊,它也是一个 World Computer 的思路吗?

以太坊把自己定位成“世界的计算机”,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Vitalik Buterin 曾回忆,以太坊最初的愿景是做一个可编程的现金,后来他被 Gavin Wood 忽悠,把自己的愿景改得无限之大,变成一个世界计算机。

世界计算机这个想法,我觉得很难实现。如果整个以太坊就是一台巨大的计算机,那么我们全世界都需要这台计算机。

这个事情其实在过去发生过。在计算机刚刚出现的时候,IBM 的总裁曾说过,世界上只需要五台计算机就够了。当时 IBM 总裁是计算机领域绝对的专家。

以太坊其实也是非常早期的区块链,如果说比特币是个鼻祖,以太坊是 2.0。在这个时候说,全世界只需要这么开放的一台世界计算机就够了,这个想法不过份。

但我们可以预料,这个想法是不太现实的。

世界需要很多台计算机,世界同样需要很多条区块链,并且需要区块链能够互相连在一起,互相协作。

Q:现在公链把计算这些都放在主链上,导致性能太差。有一种设计是只把确认放在主链上,把计算和存储外包出去。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我觉得这个观点比较正确。首先区块链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世界计算机这个概念比较容易误导别人,也有很多项目很夸张,说区块链是无所不能的。我们需要划清区块链的边界在哪里,就是说把一些适合区块链的让区块链去干,把一些不适合区块链的事情就让别的东西去干,我觉得这是一条正道。

我们这个 ArcBlock 平台,并不是一个解决一切问题的平台,我们更专注地去解决区块链相关的问题,它跟现有其他的计算机技术是密切配合的。

比如说我们的 Dapps,它一定非常易用,而不是彻底推翻所有的东西,全部重来。而我们这个平台只是专注在如何让区块链的工具更简单更容易落地。

Q:请介绍一下 ArcBlock 的架构。

我们可以用这个类比的方法来对比一下互联网的架构。

03

在一个互联网的最底层,它是一大堆网络,大家都通过 TCP/IP 协议连在一起。在 WEB 应用的上方有一个重要的固件,是 WEB 服务器,Apache 等标准的服务器节点跑在 WEB 服务器上,上面的软件也是比较标准的。

如果我们开发一个 WEB 应用,比如淘宝京东,他们跑在 WEB 服务器上。

为了让这些应用比较容易写,大家发明了很多种不同的框架。现在最流行的就是 node.js,通过这个框架,让开发者不需要从头到尾地写东西,只要把里面空的地方填上去,就变成一个应用。

所以这时候你看从上到下,最下面是一个互联网,上面一层是节点,也就是 WEB 服务器,再往上是一个开发 WEB 应用的框架,最上面是应用的代码。

04

我们最下面是链网(ABT Network)是一堆链连接成的网络;在链网之上,我们有一个标准的软件部件叫 ABT Chain Node(ABT 链节点);在节点上面,我们运行的是一个叫 Forge Framework(锻链框架),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地开发应用。

我们把这些东西搭好了,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开发者在这上面写出一堆区块链的 Dapps。所以,我们的架构非常容易理解,非常接近于成熟互联网应用的架构。

Q:ArcBlock 是想把区块链全部包下来吗?

我们实际上没有想把区块链包下来,我们把区块链打散了之后,让所有的其他人可以更容易把它吃下来。

公链的思想是,他们想把区块链包下来,让所有的人都在我这条链上干活。

如果我们 ArcBlock 这种链网的架构最终取得成功的话,大部分公链都会消亡,因为它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性。

这个事情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发生了。在早期的时候,最快的网络最好的网络叫专线,只有政府、军方、大的公司可以连,专线是最牛的。

今天还有人用专线吗?没有了。

它们都消失了,因为互联网这样的东西已经有更新的技术,更容易的技术取代了它。链网架构,像我们 ArcBlock、Cosmos,以及以后加入我们这个阵营的公司,我们做的事情,很不幸,我们需要把这些曾经作出历史贡献的公链都淘汰了,我觉得它们没有前途。

Q:原来你说的不存在竞争关系是指不存在同一维度的竞争关系,是吧?

我跟他们不存在任何竞争关系,因为我们是不同世界的东西,就像互联网跟 DDN 没有任何可以竞争的地方,压根就不在一个维度上。链网的架构对他们,我觉得是降维打击。

Q:您想象中的 ArcBlock 的未来的形态是什么样子?

我们认为,真正的 ArcBlock 的成功,应该是我们所推荐的一系列的协议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有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加入我们的链网体系。也许未来五年到十年,区块链会变得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普及,而 ArcBlock 曾经为这件事情贡献了很多常用的架构协议。

Q:ArcBlock 目前开发到哪一步了,最近有什么新动作?

我们在 3 月 29 日正式上线发布了我们的 ABT Network 公测版。

我们在去年 6 月份的时候就发布了 OCAP (开放链访问协议),让不同的跨链之间访问的协议。那时候,OCAP 就已经可以工作了,只不过那时候用 OCAP 只能访问比特币还有以太坊。

我们 4 月 13 日发布了 ABT 链节点,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团队或者说运营者,他可以安装这个节点去部署自己的节点。我们是一个持续迭代,不断有新的东西发布的状态。

Q:那你觉得就是比如说 ArcBlock 跟 COSMOS 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链网的思路是接近的,但我们侧重点是一切都要简单。

我们在设计 ArcBlock 的时候,有三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每条链只干一件事;第二个原则是链之间可以相互协作;第三个原则是通用,我们用相同的协议相同的语言。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简单,所以我们愿意为了简单而牺牲掉一些能力。我们 ArcBlock 都是围绕着开发者体验和最终的用户体验来设计的。

05

COSMOS 的设计,我感觉它是一个更加后端的设计。这没有谁对谁错,我们的价值观认为简单更重要,我们可以牺牲掉一些东西,而 Cosmos 会认为架构性和普适性更重要,前面一些开发者的体验没有那么重要。

原文链接: 老冒:链网架构如果成功,大部分公链都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