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俊(ArcBlock 副总裁)

45 天之后,抖音海外版 TikTok 不是被美国公司收购,就是被勒令退出美国市场——这款风靡海外青少年用户的短视频分享应用最近极具戏剧性的遭遇无疑牵扯了许多人的目光和心情。撇开所有浓缩在它身上的关于全球两强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多维度博弈对抗及恩怨情仇,从 IT 技术、互联网应用来看,TikTok 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旗下所有社交媒体产品,都是基于用户身份行为数据积累加以 AI 算法挖掘和推荐,从而进行内容分发匹配变现的中心化平台,它们越高效、越成功,也越早面临中心化应用的瓶颈和困境:当所有数据活动都集中于一个中心化平台之上,用户数据到底由谁控制?及其产生的价值和资产到底归属于用户还是平台?用户隐私保护的边界究竟划分在哪里……

cover

由 ArcBlock 创始人冒志鸿与我合著、新近由中信出版集团的《区块链实战:从技术创新到商业模式》第 5 章《区块链应用和去中心化应用》专门论述了去中心化应用如何克服中心化平台及其应用的弊病,并且汲取其长处。今天特摘录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book

“去中心化应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缩写 DApp)一直是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的一大方向和讨论热点。然而,去中心化应用是继“区块链”之后又一个定义多变且不明的词汇。顾名思义,“去中心化应用”的最大特点应该就是“去中心化”,但什么是“去中心化”,这概念本身就让人迷惑。如果连“去中心化”的概念都模糊不清的话,讨论为什么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有什么好处,以及怎么开发去中心化应用就非常困难。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相对关系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关系是相对的,存在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结论的可能性。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应用”,这可能是业内高度一致的共识。

从比特币的网络拓扑结构来看,比特币的节点非常多而分散,采用工作量证明(PoW)共识的“挖矿”机制导致攻击比特币需要有超过全网 50% 的算力,少数节点的被攻击、崩溃、或被关闭,都不会影响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这说明比特币网络是去中心化的。

然而,从比特币的软件开发和发行角度而言,只有 Bitcoin Core 团队发布的比特币新版本代码被公众认可接受,虽然他们团队公布了他们如何采用系列措施确保代码发布的流程安全可靠,并且采用开源的方式让人人可以参与贡献、人人可以分叉后修改,但是从软件发行升级角度来看,这是比较中心化的。

从比特币作为一个应用来看,它被设计为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比特币的钱包地址由用户自主产生,不需要任何人发放和批准,没有私钥任何人和组织都无法夺取用户的比特币。比特币的转账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介入,其他任何人和组织无法禁止或篡改交易。比特币的交易记录在比特币的区块链上永久保存,没有人能够篡改、删除和隐藏。这说明比特币本身是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应用。

耐人寻味的是,正是因为大众认可比特币的网络高度去中心化,作为一个应用高度去中心化,导致大家都认可比特币这个网络服务——全世界只有一个比特币。从这个角度来看,比特币又是高度中心化的。这就非常有趣——当一个系统从某个角度高度去中心化后,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正是其他角度的去中心化使得这个角度又中心化了。因此任何“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划分和定义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甚至是不断演变的。从不同维度去审视,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其实是错综交织的。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我们人类社会的语言文字,就会发现它们整体上非常“去中心化”,但另一个角度却非常“中心化”。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此消彼长

参照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发展,其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中心化 — 去中心化 — 再中心化 — 再去中心化”的演变过程,一如辩证法所描述的事物经历“肯定 — 否定 — 否定之否定”、螺旋曲折上升的发展变迁过程。

mainframe

IBM 704 大型机(来源: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最早的计算机软件毫无疑问是“单机”软件。字符终端和分时系统的出现,让一台处理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可以带着好多台字符终端让多人同时操作。那时的软件应用的方式相当“中心化”,那些字符终端被称为“哑终端”,它们离开主机什么也不能干,软件完全运行在中心计算机上。

trinity77

1977 年出品的三款经典个人电脑:TRS-80 Model I(左)、Apple II(中)、Commodore PET 2001(右)(来源:Timothy Colegrove)

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时代的降临迎来了第一批真正意义的“去中心化应用”。是的,不必惊讶,我们曾经熟悉的各种个人电脑“单机版” 软件某种意义而言全部是去中心化应用。在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协议是“文件”,这一最古老的计算机“协议”直到今天仍然深深植根于计算机文化之中。我们无法考证最初设计发明计算机“文件“的人是如何思考的,但是可以感觉到他们一定也参考类比现实世界来设计。计算机的“文件”和“文件系统”相当大程度上来自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有了“文件”这样的协议,分散在无数个人计算机上的应用有了共同的沟通“语言”,通过“文件” 可以安装新的应用,而应用产生的结果也必须通过“文件”来传播给其他的应用。

arpanet

截至 1974 年 9 月的 ARPANET 的网络节点分布图

互联网(Internet)的诞生,源自美国五角大楼的研究项目 ARPANET,其设计目的就是实现一个足够健壮、容错、抵御甚至能够经受住核打击这样的灾难性后果。为达此目的,互联网将去中心化思想根植于设计理念之中,很多早期的互联网协议,包括 TCP/IP 都是以去中心化思想为基础来设计的。有人总结互联网的三个特点是:没人拥有控制它、每个人都能使用它、任何人都能改善它。

互联网的早期应用也体现出强烈的去中心化特点,不仅仅因为互联网设计的去中心理念,而是在于当时大量的 PC 软件本来就是“单机”的,其网络化的第一步,最现实不过的就是用网络可以更好地交换“文件”,这比通过磁盘、磁带要效率更高。最早一批使用网络的应用,有相当大比例建立在“网络文件交换”的基础之上,流行至今的 HTTP 协议也不例外。当用文件交换这种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一种称为“客户机-服务器架构(C/S 架构)” 的网络应用模式开始流行,这出现在前互联网时代,以企业应用为主,而且这种架构至今仍然没有过时。C/S 架构是从“去中心”变得“中心化”一些的演进,但是每个 C/S 架构的系统,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基本都“讲”着不同的“语言”(协议)。浏览器诞生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浏览器就是一种能理解使用更普遍标准的“语言”(HTML)的通用客户机,这使得应用可以更加中心化,从而更容易开发部署维护,于是“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S 架构)”这样一个更为中心化倾向的模式开始流行。形成这一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带宽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不断增加,价格却在不断下降。

今天的互联网为何日益中心化?

如同绝大多数的数字通讯系统,互联网是基于层叠而上的“层级(layer)”设计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和信息交换协议,让我们连接上路由器或输入 Wi-Fi 密码就可以“上网”,这一层还称得上“去中心化”,尽管现实可供选择的网络运营商不超过五家,但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控制信息交换协议。

再往上的第二层,则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搜索、社交、数据传递等互联网服务,如今已经变得非常中心化,而基于第二层延伸的第三层则是现在越来越影响甚至垄断我们数字生活的中心化互联网平台,包括两大手机操作系统:苹果的 iOS 和 Google 的安卓,亚马逊、Google、微软三驾马车独占鳌头的云计算平台。

最早的互联网协议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在协议层面考虑太多“价值”传递、分摊和“收费”机制,任何底层协议都是“免费”为上层协议提供无条件服务。当互联网进入商用后,各种收费的服务开始出现,上层的应用层协议有的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但这些商业价值的获得者不需要为下层的任何技术和协议付费,他们更是利用这些收益来形成更加封闭的系统,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互联网的高速成长,让市场没有时间对这种价值分配的不公平进行调整, 反而加剧了互联网行业越来越中心化的问题。凭借网络效应和连锁效应坐大的互联网平台,对用户及应用数据的掌控和利用,略举如下:

  • 封闭的用户体系。“互联网思维”的发展模式使得各大互联网平台都试图大量获得“用户”,收集用户的各种资料信息,再从利用这些用户数据进行广告推广来获益。这使得各家都以排他性的方式抢夺占有用户,都试图把用户尽可能长久地锁定在自己的系统平台之中。
  • 重复造“轮子”形成竞争壁垒。在互联网产品服务方面大量重复造“轮子”,并用这些互不兼容的轮子来形成用所谓的“竞争壁垒”,这其实严重违背 Internet(互联网)和 Web(万维网)最初的精神,但如今却成为了互联网公司最常见的竞争手段。结果导致我们手机上有 10 个不同的消息应用、10 个不同的银行应用、10 个不同的电影应用……而它们的作用其实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服务商不同。
  • 用户锁定、数据锁定: 无偿或极其廉价地占有本来就属于用户自己的数据,不允许用户迁移数据或者制造各种障碍让用户迁移不便,用这种方法来“锁定”用户。用免费来作为获得用户的手段,出卖用户的数据,尽可能占用用户尽可能多的时间、注意力、带宽等来获得利益,成为互联网通行的商业套路。
  • “协议”锁定: 不遵守协议、不开放协议、或只部分提供协议来制造“开放”的假象。利用“开放”的假象来获取用户, 用“不开放”的实现来增加用户迁移难度和成本,把用户锁定在自己的平台之中。

2005 年涌现的 Web 2.0 运动是桌面互联网时代离“去中心化”最接近的一次。Blog(博客)是去中心化的出版和媒体,采用的是 RSS 这样一个简单而开放的协议。当时以个人为节点的社交网络蓬勃兴起,FOAF 协议、Microformat、OpenID、OAuth 等这些都是在那个时代兴起的开发标准。

不幸的是,当时和后来的行业巨头 Google 与 Facebook 策略性地扑灭了这场去中心化运动,反而把互联网的中心化推向了极致。如果说,微软在当年的浏览器大战中利用垄断地位击垮了网景是天下皆知、昭然若揭的阳谋,那么后来以 Google 和 Facebook 带头的这场绞杀则是被完美阳光掩盖的阴谋,开发标准、去中心化,皆亡于他们之手,大家却一直觉得他们创新、开放、贡献。

当然,Google、Facebook 也贡献了不少开源的产品,有很多到了区块链时代又成了可以反击他们的利器。比如比特币用的 Level DB 是 Google 的作品, 以太坊和 ArcBlock 采用的 RockDB 是 Facebook 的作品。

如今中心化的互联网平台通过牢牢掌控所有用户及应用数据,对其用户及第三方开发者掌控着“生杀”大权:用户在平台上的每一次使用和彼此互动、用户能否顺利离开该平台转投其他平台的权利、用户发现发布应用及应用的全部现金流,以及第三方应用和其用户的关系等等。它们还掌控游戏规则,可以无需警告而随时任意改变,依据的标准几乎是一家之言,结果导致所谓生态平台上很多玩家的合法权益被剥夺。

当中心化平台的利益与其用户、开发者背道而驰时,上述问题则更加突出。归根结底,这些平台的目的是从用户身上攫取利益,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的竞争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愈演愈烈。过去 20 年,这一中心化趋势成为阻碍创新的障碍,因为创业者们不再相信他们所依赖平台的规则依然是中立公平的。

因此,众多互联网创业者拥抱区块链,寄希望于去中心化应用,乃至某种程度陷入了唯“去中心化”马首是瞻的迷思,可以说是对当今互联网中心化趋势严重、超级垄断平台横行的现象在情感和认知上的抵抗和反对——可谓“天下苦秦久矣”。

借鉴中心化应用的优点和痛点

今天,区块链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个年头,人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去中心化应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为什么需要去中心化应用?因为它能创造带来中心化应用无法企及的能力和场景。去中心化应用不应该为去中心化而去中心, 有些应用天生需要中心化,其中心化解决方案无害而且性能更好,因此去中心化应用是针对那些真正有去中心需求的场景的天然选择。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他们不会因为去中心化而爱上一个应用,只会因为这个应用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而使用它。因此,去中心化应用的关键是找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用去中心化的方法来解决要比其他方案好上数倍,或者因此而获得了不对称、类似“碾压”、“降维打击”的竞争优势, 或者因此而打破了现有的规则。如果能够回答以上问题,那么,恭喜你这个去中心化应用不火也很难。

其实,今天的计算机应用、互联网应用,离完美还有很远的距离。如果我们能用“打破一切规则”的角度来思考,可以发现非常多切实可行的场景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法更完美地加以解决。有些问题的解决,其实一直是人们的梦想,但在区块链诞生之前这些梦想在技术上还没法实现,因此为了实现,我们设计了各种妥协方案,有些妥协如此成功,以至于大家忘记了这其实是妥协的结果。然而到了今天,技术可行,正是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机,所谓不忘初心。

去中心化应用要为大众所接受,首先必须学习今天常用的中心化应用的以下几大明显优势:

  • 免费: 人人都喜欢免费,尤其在一开始接触新应用的时候。目前基于区块链的 DApp 往往要用户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有通证,例如以太坊的 Gas Fee(燃料费,即使用以太坊平台支付的手续费),几乎任何操作都需要一小笔费用。虽然这是一笔很小的钱,但这可能是妨碍用户进入的最大阻力,以及最糟糕的用户体验之一。通过免费的方式让用户体验应用的价值从而自然而然转化为付费用户,这是传统软件及互联网行业过去几十年行之有效的方法。
  • 快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从计算机和软件诞生以来, “更快”、“更方便”一直是用户默认的第一体验。没想到现在的区块链给用户带来的却是“缓慢”和“无尽的等待”。因此,DApp 要成为主流也必须提高性能,为用户带来更流畅的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前一段时间区块链行业的“TPS(每秒交易量)大跃进”看似要解决性能问题,但实际上只是试图解决一部分问题,而整个应用更快的体验则要从多个维度同时提升。
  • 用户体验: 早期的软件、网站在设计和使用体验上曾经都很“反人类”,但最近十年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软件应用开发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让用户越来越依赖直觉反应动作来操作使用。而今天的 DApp 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处于行业早期,其用户体验往往无法与传统应用相提并论。
  • 用户端容易安装: 软件应用商店虽然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极大地推动软件的普及。如今购买和安装软件再也无需求助专业人员,任何人都能举手之劳、轻松搞定。而目前区块链和 DApp,没有专业知识技能无法安装使用,这是导致 DApp 无法普及的拦路石。
  • 服务端容易部署: 随着最近十年来云计算服务发展,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让服务的部署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易于部署服务端对企业用户、大规模应用的普及非常重要。区块链应用如能得到大规模普及,必须和今天的云计算服务密切配合,让服务端的部署变得极为容易。目前各大云计算厂商的“可管理区块链(Managed Blockchain)”或“区块链即服务(Blockchain as a Service,缩写 BaaS)”基本都是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上述中心化应用具备的这些优势,是去中心化应用必须迎头赶上的入门条件。但是仅具备这些条件,去中心化与应用还不足以取代并战胜中心化应用。我们得明白,去中心化应用的存在价值来自去中心化能给用户带来中心化所不具备的价值。在今天的技术架构上开发去中心化应用,会比中心化实现更难,因此必须在开始投入之前就考虑清楚去中心化带来的价值,及其可以取胜的要素。

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能够发现传统应用存在中心化带来的用户痛点,只能用去中心化来加以解决:

  • 太多的账号,需要记忆大量的密码。 “用户为王”是互联网思维的第一条军规,服务提供商以用户数量多而取胜,并且逐渐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资料为价值。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收购常常用拥有多少用户账号和用户资料来作为估值的重要依据,这导致每家互联网企业更追求这样的产品和运营设计:尽可能掌控用户账号、攫取用户尽可能多的资料。这种设计给用户带来的最直观的麻烦就是登录使用各种应用服务就有无数个账号,每个账号都需要记忆储存单独的用户名和密码。
  • 大量的数据失窃。 为什么已成熟的数据加密方法体系在这些互联网应用服务不能奏效呢?原因是用户数据在这些中心化平台的传统设计里并不属于用户。因此,一旦系统出现安全漏洞被攻击者突破,大量用户数据被黑客截取,毫不设防。如果用户数据可以真正属于用户,现在的加密算法完全可以用来生成用户密钥对这些数据加密。这样的话,即使系统被攻击、数据被泄漏,黑客获得的也只是加密的数据;哪怕黑客截获系统本身的数据,这些数据也已经和用户的数据、用户的身份隔离。
  • 隐私危机。 当每个应用都把应用的数据和用户建立了对应关系,并且尽量收集到了详细的用户资料,使得用户隐私保护形势严峻、前所未有。一些服务的数据本来不存在太多的隐私问题,但由于目前互联网行业获取用户的作风和套路使得这些数据和用户数据相关联才导致隐私问题。例如,搜索引擎分析用户的搜索习惯,如果这些用户资料完全匿名,那么这些搜索可能不会带来隐私问题。
  • 审查和封锁。 这可能是让今天的互联网用户越来越不满的问题。现在的互联网封锁可能不仅来自权力机构,还来自越来越垄断的互联网服务商出于竞争私利进行封锁或越位的审查。例如 Facebook 曾经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审查封杀用户各种照片和内容,连著名的二战新闻都被“误杀”。
  • 运营者关闭服务。 很多时候让用户伤感的是,自己喜欢的服务只是因为运营方本身经营难以为继,每天眼睁睁看着不同的服务关闭消失。对于某些服务,用户的数据(例如照片、日志、生活中的回忆等)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即便某些服务让用户在关闭之前有一段时间可以保存自己的数据,往往用户也只是获得一些原始的备份,再也无法继续拥有原来的服务。
  • 同质化、不互通的同类应用。 移动设备让这些同质化应用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主要因为移动设备从用户体验上通过统一推送通知(Push Notification)的形态,并让应用切换变得足够轻量快速。苹果 iOS 的一系列产品,从 News Stand、TV 等 iOS 内置 App 的理念,可以看到苹果公司试图在改进用户在互不相通的同类应用切换的体验。

去中心化应用让用户真正掌控自己的数字生活

我们认为,去中心应用具备以下特点,充分利用去中心化的特性和方式去解决中心化应用的上述用户痛点,才有机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在用户体验、隐私、安全性等方面取胜,超越传统的中心化应用:

去中心化应用应首先支持去中心化的用户身份

如前章所述,去中心化身份(DID)是一种数字世界的自主身份,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天赋人权”: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权益并不需要任何中心化机构的背书和证明。W3C 建议的去中心化身份标准正是这样的一种个人自主数字身份。

而在越来越中心化垄断的互联网世界里,本属于用户自己的身份和数据却被 Facebook 等大公司垄断滥用,这些超级垄断平台泄露及滥用用户数据的丑闻也唤醒了大众对数字隐私和个人身份的重新正视。因此支持 DID 的去中心化应用,在个人隐私、自主身份等方面会获得大量用户的共鸣和接受。

目前业内也有一些平台声称采用 DID,但是你使用时仍然需要向此平台去 “申请”,可能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身份。任何需要你先注册一个用户 ID、登记某个通行证之类的才可以使用 DApp,可能都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自主身份。

去中心化应用如果充分支持个人自主身份,那么不但对用户而言是一种价值,而且也能够团结更多其他的 DApp 形成联盟。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每个应用都试图“争夺”用户,因此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而对于支持 DID 的各个 DApp 都尊重用户 ID 属于用户这个基本原则,则不存在抢夺用户的问题,更容易形成联盟和合作。

去中心化应用应充分支持用户的数据可迁移性(Data Portability)

任何去中心化应用的用户数据都应该完全属于用户自己,因此用户可以自由地转移。而实现用户数据可迁移的前提是去中心化身份的普及。用户可以自主许可或撤销平台应用对自己数据的访问和使用,就不会绑定在任何一家服务商上。

data1

去中心化应用的每一层信息来自不同的地方

而用户的数据可以被用户自由授权给任何自己愿意提供的服务又可以催生新服务的发展。创新的服务由于可以在用户授权下获得完善的数据,就不需要从头开始,反而有后发制人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变成服务能力和质量的比拼,而不是谁锁定套牢用户数量更多的竞争。

data2

在获得用户批准的前提下,多个去中心化应用共享对用户个人数据的访问权限

数据可迁移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用户所期待的功能,但在过去由于技术、法律、用户普遍认知水平等诸多原因而一直未能获得长足发展。DApp 恰恰可以借助目前大众普遍批评警惕大公司侵害用户数据权利的情势,乘势而起,在数据可迁移的基础上提供优质的服务,从理念到服务质量上战胜传统应用。

去中心化应用应充分利用数字资产的优势

作为和区块链密切成长在一起的 DApp 充分利用数字资产的优势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何为“充分利用数字资产优势”?并不是发行一个数字通证就是充分利用,现在很多区块链应用,为发币而发币,发了很多根本不必要的数字货币或通证,不但没有利用其优势,反而给用户体验造成伤害。

除了作为支付手段,其实数字货币还有更多可以被 DApp 利用的地方。例如,一个电商服务,除了支付,数字货币还可以用来打造用户积分体系,用数字资产来建立用户等级、信用等,还可以用数字资产来直接表征商品。当商品用数字资产来表征后,可以带来一系列优势,例如可以更有效地和第三方物流系统来集成。

去中心化应用必须建立在开放协议之下

去中心化应用最需要的是开放协议,但未必是开放源代码。有时候开源是一种商业模式,开放源代码不等于开放协议和标准, 尤其开源对最终用户未必直接提供价值,有时反而为恶意分叉和攻击留有缝隙。

开放协议意味着只要大家遵循相同的协议就可以互联互通,互联网的成功建立在一系列开放标准协议基础之上,开源运动让技术发展高歌猛进,但是归根结底互联网成功的根源在于开放协议,这使得各种各样的设备、网络、服务和应用能够互相无缝连接起来。建立并遵循开放协议,也使得商业分工更容易完成。DApp 应该出现众多应用可以互相分工协作的情况,而不是像传统的应用一样,每一个都是大而全的应用,而每个应用又大部分雷同。

从苹果一系列 iOS 产品,如 Wallet、Home、TV,以及最新推出的 News+都可以看到这个趋势。我们并不需要一大堆类似的应用,而是需要可选择一个支持多个服务的最好的去中心化应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 DApp 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垂直细分,在每个垂直领域可能会有若干个选择,而每个选择都可以支持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服务。

去中心化应用必须安装部署非常容易

去中心化应用的安装部署是否简单容易,其重要性经常被目前的业界人士所忽视,而且这也是其用户体验一直无法与传统中心化应用匹敌的一个重要原因,简单快捷的东西常常会赢得用户。

mastodon

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应用:猛犸象(Mastodon)

一些去中心化应用,例如猛犸象(Mastodon)这个去中心化社交网络, 可能是目前去中心社交应用中用户数量最多的一个,但是用户如果想去安装自己的一个节点,会迅速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步骤,没有基本的网络、系统管理甚至开发经验,根本没有办法去成功安装起来。

mastodon install

猛犸象(Mastodon)安装指示

由于去中心化应用不同于中心化服务, 往往需要很多用户参与到网络和节点的建设之中。 因此,要想让去中心化应用能够普及就必须让其安装部署非常快捷,通常一个好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应该提供 SaaS 或极其便捷的区块链网络节点服务的方式来帮助 DApp 开发者,而不需要开发者来考虑这些问题。

总之,去中心化应用并不是开创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而是必须首先和“旧世界”的中心化应用同场竞技,并战而胜之。用户并不会因为是否“去中心化”而去使用一个应用,而是因为这个应用对他是否有价值才会使用,去中心化是 DApp 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未来可能并不存在去中心化应用,因为所有的应用都会是去中心化应用。DApp 的核心基础并不是区块链,虽然区块链技术对未来 DApp 的实现非常重要。并不是用了区块链的应用就是 DApp,今天大多声称 DApp 的其实只是用了区块链,并不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应用的核心基础到底是什么?首先是自主个人身份,你的身份、关系、数据、资产……都是被你自己控制而不是被任何其他人控制;其次是点对点的数字资产流动(加密货币以及其他通证),不需要中间人,不需要别人批准; 然后还需要数据可迁移,你的数据你做主,想让谁用其他人才能用。这几个重要基础,只有今天计算机技术发展到区块链阶段才有实现的可能,而这在区块链出现前实际上是无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