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熙喜

媒体: 高度财经

日期: 2018 年 7 月 11 日

我们想要进一步探究两个公链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坚持,背后出于对区块链怎样的观察。在关于未来公链的发展方向上,谁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更高一些。

引言

以太坊、EOS 等公链不断遭遇扩展性、安全性和公平性的挑战,Arcblock(区块基石)的创始人冒志鸿认为从比特币(专用区块)到以太坊的通用计算机之路,脚步迈得过大,提出可编程 Token 公链的发展方向。

同时提出做跨链的、介于底层公链与 DApps 之间的云服务平台,即为区块链应用配备一个标准化中间件执行层——开放链访问协议(Open Chain Access Protocol)。

而 Penta 作为呼声较高的另一公链项目,有与以太坊、EOS 一较高下之势,提出了 DSC(动态权益共识协议)作为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的方案,并且提出了 DLOS(分布式操作系统),作为最终的解决方案。

“该操作系统有点类似手机端的 ios 或者安卓,不管是开发一条区块链,或者采用一些区块链的协议来实现 DApps,还是实现跨链以及整体的区块链网络的概念均可。”Penta 的 CEO David Ritter 向高度财经表示。

日前高度财经分别对其做了深度专访——《冒志鸿:谈谈区块基石(Arcblock)打造跨链应用平台》、《公链之争下的 Penta 突围路,DSC 能否引领下一代共识机制?》,这之后又对两家所代表的公链发展方向请教了业内相关人士。

相互点评

EOS 为了解决效率问题所提出的 21 个超级节点方案,遭遇到外界对其中心化的诘问。此外,RAM 的高昂价格及其投机性,使开发者在开发工作面前望而却步。在以太坊方面,由于每秒只能处理交易(tps)15 笔,也正在遭遇可扩展性难题。

针对主链所面对的困境,Penta 和 Arcblock 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详情可参见日前高度财经对 ArcBlock 和 Penta 的独家专访,相信定会对两家关于公链的方向坚持有透彻了解。

我们想要进一步探究两个公链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坚持,背后出于对区块链怎样的观察。 在关于未来公链的发展方向上,谁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更高一些。首先高度财经获得了 Penta 的 David 对 Arcblock 模式的独家点评,其表示:

ArcBlock 的愿景很大,目标是构建一个连接 DApp 与底层区块链平台的中间服务平台,并将智能合约标准化,这当中包含多项富有挑战的工作;

  1. 智能合约标准化。目前智能合约的应用还不成熟,各个区块链平台也在不断的迭代,制定标准化的智能合约在推广上将面临挑战,适配不同的平台在技术上也将面临挑战;
  2. 开放链访问协议(Open Chain Access Protocol)是一个好的设想,提供简化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好的思路,不过在技术实现上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如何实现信任传递、价值转移需要全方位设计与考虑。Penta 连接器中首次提出的四层连接器协议架构是目前比较全面的实施方案。
  3. ArcBlock 类似中间件的定位在目前区块链底层平台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为时尚早,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冒志鸿对 David 的回复也给予了回应,其表示如下:

Penta 的 David 很客气,他们的愿景也很宏大。

  1. 智能合约标准化这件事情我们其实并没有打算做,这部分他解读得超过了我们的目标,我们其实是采用比较巧妙而简单的思路来实现这种“标准化”, 实际上这也是贯穿我们设计的原则:就是尽可能简化问题,而不是复杂化;
  2. OCAP 这层仍然是简化设计思路,Penta 和其他很多跨链方案都考虑得过于全面,但可能 99%的应用场景 OCAP 就够了,我们牺牲这 1%可能都不到的场景来换取简单易用。 遇到这些复杂场景我们建议开发者用其他方案,而其他方案又可以被 ocap 支持;
  3. 中间件这部分其实很成熟,区块链只是地位如同数据库,缺少这个中间层。我们是开创性的,这部分和区块链本身关系其实不那么大。

跨链是否是方向

社区运营 Bytom 的创始人朗豫在 7 日的“数字经济峰会”上表示,“跨链更像是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等,我们需要在链上通讯,未来的生态肯定是跨链的, 每个用户会在每一条公链上有一个映射。”

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则提出了不同看法:“跨链平台是否是方向,还存在模糊地带。现在公链虽然多但是都还没成熟,比如量子链,只有 7000 多个点。再说如果以太坊、EOS 解决了目前的困境,还会不会有那么多公链?”

据高度财经获得的仅 2018 年主网上链的公链不完全项目统计就超过 26 条。

七年虚拟货币玩家 hyrik 老师的总结或许具有较大参考意义,其认为区块链的发展是:短期是底层技术,中期是应用场景,长期是改造社会。

ArcBlock 在底层技术在方面引入了开放链访问协议(Open Chain Access Protocol),“通过一个接口访问的技术”,冒志鸿表示,“把 Facebook 主导和开源的 GraphQL 定义为开放链访问协议上的查询语言,把 GraphQL 生态的工具和开发社区引入区块链。”

开放链访问层结构的灵感来自数据库的开放连接设计,即通过 ODBC(开放数据库连接),连接各式各样不同的数据库接口。同时,用于放链下的代码逻辑的基石程序(Blocklet)吸收了最新的微服务(Microsevice)架构和无服务器(Severless)计算方式的优势。

孔华威告诉高度财经,“Arcblock 把区块链当作数据库看,然后加上 index 和搜索应用是对的;逻辑上,操作系统上面是数据库、数据库上面是应用,是对的;未来大规模企业级应用不得不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方向是对的。”

在 Penta 方面,白皮书显示 DLOS 是 Penta 的基础设施,是一个高可伸缩性、微服务、分布式框架。Penta 网络中参与节点使用 DLOS 接入,形成以 Penta 链为核心,同时包含侧链、独立链在内的多链网络。

DLOS 支持各种多元化的网络结构、多样化的账本结构和多种共识算法,因此 DLOS 可以对计算、存储、网络、共识等进行分离,每一层进行接口抽象,然后通过服务管理和事件组件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具体的应用链或 DApp 只需要实现自己特有的部分而无需关注底层技术。

“Penta 将会在第四步实现 DLOS”,David 告诉高度财经。

可见 DLOS 确实是像冒志鸿所说的是通用计算环境,孔华威表示,两家公司的路径实际与两家公司的基础有关,Penta 没有 IT 外包经验,提出的体系比较完整,构想比较宏大。

不过,从计算机总体逻辑来看,不需要很多公链并存, 孔华威解释,可以分为以算力、存储、带宽等计算资源为主的公链和中间件级别(或者数据库类型)的公链,符合不同的交易速度、安全即可。

此外,微软美国的一位工程师告诉高度财经,微服务和无服务架构已经成熟,但是他认为作为区块链底层技术,可能还面临不同政府的壁垒。高度财经也在网上查到大量相关资料,鉴于有偏于今日主题,在此不一一赘述。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2j-rtSV1-Eyh5xsB6xE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