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区块链的世界
2018-05-07
欢迎来到区块链的世界
作者: 陈天(ArcBlock研发副总裁)
来源: 程序人生 (ID:programmer_life)
在两三周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我将要离开湾区,迁居到西雅图,做区块链相关的事情。四月底的那个周末,挥别妻女后,我一人一车,在后座上两个静悄悄的儿童座椅和 Ted Radio hour,backstreet boys,邓丽君等的陪伴下,一路北上,穿 Oregon(俄勒冈州)而抵 Redmond(雷蒙德),安全到达朋友家中。如今正式入职 Arcblock 一周,该安顿的已经安顿差不多了,是时候写点什么。
我知道很多关心我的朋友们会问:why Arcblock?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why blockchain?
why blockchain?
我们先试着把自己从个体的思维角度拉升,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
首先,blockchain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市场已经大到不容忽视。我们看 blockchain 的最直接的应用:cryptocurrency。
最近朋友圈的一件大事是伯克希哈撒韦的股东大会 —— 人们用参会、拍照、评论来拉近自己和股神之间的距离。对于 cryptocurrency,虽然华尔街的老牌金融机构们的态度正在剧烈转变,争相入市,然而巴菲特在刚刚结束的股东会上依旧坚持他的负面评价,并且笃定 cryptocurrency 没有价值支撑,一定会崩盘。我有很多朋友用巴老的话来提醒我这个行业的风险,却忽视了巴老同样不待见科技股。巴老的评价没有什么不好的,甚至,他反而佐证了 cryptocurrency 的重要性。引用 Think differently 广告中那段话 —— cryptocurrencies 已经是一个现下极为重要的一股力量 —— “You can quote them, disagree with them, glorify or vilify them. About the only thing you can’t do is ignore them”。
我上周在面试工程师或者设计师时,总会用下面的数字来说服面试者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整件事情:整个 cryptocurrency 的盘子如今是 $450B(和俄罗斯,巴西,新加坡等国的 stock market 一个体量),每日成交量大概 $20B - $25B;如果我们对比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祖国的 A 股(上证 + 深圳),大概是 $8, 000B 的盘子,每天 $80B - $100B 的成交量。所以,它真的已经不容忽视,不仅仅是一句快意江湖的「毫无价值」或者「庞氏骗局」就能概括的。
其次,blockchain 虽然目前的市场容量,以及未来可对标的市场容量巨大,它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就像淘金时代的狂野西部,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 危险和机遇。
在座的或多或少都知道或者见过 innovation adoption lifecycle 这幅图:
cryptocurrency 经过过去十年的发展,火炬已经从 innovators 手中传递到你我这样的 early adopters。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它的 lifecycle 已经在 early market 的后半程 —— 因为几乎你周围的人都知道,或者都在谈论它,并且有不少人真的在使用它。同样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只是在谈论它,而绝大多数都没有真正在使用它,它还不在 mainstream market。这也就意味着从 early adopters 到 early majority 之间,还有巨大的鸿沟需要跨越 —— 普罗大众需要的是完整的,方便的,可用的 产品,而非极客们手上的引以自豪的 技术。举个例子,菜场大妈都知道钱包里可以装钱,当需要使用的时候打开钱包使用即可;而她们想要在钱包里放比特币时,就犯难了 —— 什么是私钥,为什么第一次使用时要让我在纸上记下若干个奇奇怪怪的英文单词(TMD 为什么我要记这个,如果一定要记,为什么不能是中文),什么是钱包地址,为什么我要知道这样一串反人类的数字?我知道转账要手续费,但是什么 TMD 是矿工费用?
如果类似于这样的产品问题无法解决,那么,这道鸿沟是无法逾越的。这是产品上的危机。
还有信任上的危机。blockchain 公司的 爱西欧 是人性的试金石,它把参与者放入摒弃一切约束和法规的 Westworld,放大你的心魔,膨胀你的欲望,让你在白帽和黑帽中恣意妄为。很多 爱西欧 的项目发起者无法抵御突如其来的 巨额可隐匿财富,从而「承诺却根本不尽力兑现」,甚至直接携币潜逃,把整个圈子弄得乌烟瘴气,使得那些信仰满满的 early adopters 受到巨大伤害,从而引发用户的信任危机。传统的 startup,即便获得巨额的融资,还有到账时间的约束,有董事会对财务支出的约束,有银行系统对财务的监控等等使得创始人「携款潜逃」的风险很小。而 blockchain 的世界,称量的是创始人和团队的良心,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产品无法发展得满足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同时市场对 blockchain 公司这种「承诺却根本不尽力兑现」失去信心,可能会让整个行业出现重大危机 —— 比如产生一次有如千禧年科技股崩盘的惨况。然后,整个行业涅槃,blockchain 领域的 webvan 们倒下,amazon 们冉冉升起。
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情况是,blockchain 公司关注于产品,不断创新和迭代让整个市场整体往 early minority 方向发展,同时,从组织的形态上更好地解决对操盘者,也就是人的信任的问题,让整个行业更健康地发展。
再次,值得一提的是 blockchain 是目前最大的风口,而且这个风口已经持续一年多,很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过去十多年的互联网教育我们,你站在风口浪尖之上,本身就获得了额外的竞争力。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持续的话题性是一种重要的 unfair advantage。对比过去十年的 Google 和 Microsoft 的发展曲线,我深深地感受到「被人关注」是一种多么巨大的优势,而 google 极尽其能善用这种优势 —— google 曾经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是 “do no evils”,gmail 的 unlimited storage,google doodle 以及已经消亡了的 google glass 们 —— 让 google 节省很多产品推广和品牌构建的费用,获得更快的发展。
即将 IPO 的小米的掌舵人雷军将其总结为「飞猪论」:风口来了,猪都会飞起来。进一步地,它被演绎为:顺势而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从行业风口的角度来讲,blockchain 相关的领域造话题的能力甚至大大超越了前辈 IoT,ML/AI,自媒体,O2O/OMO,移动互联网,Web 2.0 等领域。它一直是人们谈论的中心和焦点,这意味着产品用很小的代价就能获得人们超常且极其耐心的关注。很多项目,比如说我们 Arcblock 自己,目前对外可见的产品还没有影子,却有了一群一直关注不断摇旗呐喊的忠实粉丝。这真是历史给予我辈的机会。
从技术风口的角度来说,blockchain 集多种已有的技术为一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目前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技术,让其他的技术领域相形见绌。技术风口意味着 patents 和 papers —— 当 AI/ML 的山头插遍了红旗,blockchain 的山头还光秃秃一片。对于我们这些技术工作者,这是上天给与的慷慨馈赠。
why Arcblock?
我很欣赏左林大叔对飞猪论的进一步讨论:
第一层是什么样的风口是风口?第二层是你赌对了风口,风口来了,鸡犬升天后为何你升的最快?第三层则是风停了,你为何不掉下来,你的核心业务和核心壁垒到底是什么?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境遇人人心中都有,但为何又落在你头上。
这其实也是我在加入前跟 Arcblock 创始人老冒讨论的焦点 —— 当然,还有我们对对方人品,对双方的性格契合程度,对文化的认知等等的考量。我跟老冒很早就认识,「缘分天注定」一文,serendipity 一词就是他介绍给我的,这次算是再续前缘。我们在很多做事原则上的看非常一致 —— Ray Dalio 的《原则》一书也是他推荐我看的。我们有一些共同的看法:
- 公司内部尽可能透明
- 关爱用户,持续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喜爱
- 让每个人参与并打造不断演进的良好文化
- 招募优秀有潜力的人,培养并授权
- 持续学习和改进
- 建立并不断优化方法论
那么,Arcblock 看中的风口是什么呢?是区块链这四千亿美金市值盘子下的产品和工具的机遇。
第一个方向,是围绕着数字资产的持有者和创造者的产品和应用 —— 已有的大饼如何切。有以下机遇:
- cryptocurrency 交易所。这目前是属于币安们的舞台,很快也会迎来纳斯达克等传统交易所。也许未来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会成为重要甚至主要的力量。
- 数字投行。如果把 爱西欧 对应于 IPO,那么,谁来做区块链时代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 数字投资。如果把 token 看做资产,那么,谁是区块链时代的富达,桥水?谁来帮用户管理数字资产,打造合适的 cryptocurrency portfolio,让其保值和增值?
币安每天 $10B 的体量,已经可以和中小国家的证券交易所的成交量匹敌,足以说明问题。而若能做成区块链时代的桥水和高盛,想想都能流口水。
第二个方向,用区块链取代现有的解决方案。有几个机遇:
- 去中心化金融科技。Fintech 领域也许是目前除了交易所外最成熟的应用领域,如 Ripple。
- 反欺诈。在电商,p2p lending,crowdfunding 等方向有很多机会。
- 数据保全。在知识产权,证书,身份(identity),供应链,以及用户的积分体系等等都有产生高质量用户的机会。
-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和分布式应用(Dapps)。这是吵得最凶,最滥,关注点最高的领域,但目前除了以太猫(crypto kitty)外,似乎没有太多实质的应用。这个领域需要足够好的思考和最够完善的基础设施才更容易出成果。
- 小额支付/点对点支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目前以我有限的想象力还很难看出有什么需要用区块链取代微信支付的小额支付场景。
第三个方向,打造更好的,技术更领先,更快,更容易构建应用的公链,以取代「缓慢」,「buggy」的以太坊。这个方向市场巨大,成则雄霸天下;却也是异常拥挤的红海,几乎 90% 的区块链公司都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更好的公链,最终的结果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四个方向,是围绕打破区块链只是为技术极客设计的樊篱,让这个技术有更大的普惠性 —— 如何扩展这个大饼的边界。这是 Arcblock 看中的方向。它以下机遇:
- 打造能够给菜场大妈使用的区块链产品(首当其冲的必然是钱包应用),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打造产品为第一个和第二个方向的公司服务,成为淘金者身边的李维斯。
- 打造产品以及构建生态,桥接 real world 和 blockchain world —— 让 app 开发者可以简单嵌入一个 SDK 或者调用一些 API,使用 blockchain 的各种能力 —— app 开发者甚至不需要知道 blockchain tech 的存在。就像 app 开发者基本上都会使用 HTTP 来承载网络上的数据,有那个 app developer 需要读 RFC2616 / RFC7540 呢?blockchain tech 终将需要发展到这一步。
这里面的 2 和 3,就是 Arcblock 的机会。Arcblock 选择这个方向,是完完全全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因为历史一再证明,要想一门有使用场景的技术进入主流市场,简单易理解体验好是起码的要求,而对用户的简单则是对开发者的难题,有时甚至是难以逾越的天堑。arcblock 的壁垒将是对 2 和 3 的用户的需求的深刻理解,我们内部的服务提供能力,我们的 node 快速部署的能力,我们的 blocklet 的 auto scaling 的能力,以及我们在追求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上打造出来的创新和学习能力 —— 这些都是冰山下面的部分,是风停了之后我们依旧能够前行的能力。
因而 —— 我们的愿景是:专注客户/用户对区块链技术的需求,成为区块链世界的 AWS。 (尚待斟酌)
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让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被任何公司,开发者和个人使用。 (尚待完善)
而我们正在编撰的员工手册中,是这样阐释我们的价值观的(演进中):
我们的价值观由一系列原则构成,在这个员工手册的后续部分,会用很大的篇幅来介绍和讨论这些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
- 无论是一线员工,还是部门经理,我们都是 arcblock 的领导者,并且有责任不断追求卓越。
- 保持简单。简单的人际关系,简单的组织结构,简单的工作流程。
- 我们按照原则行事。我们的工作原则由团队共同编撰和确认。如果发现已有的原则缺失或者并不适用,当事人有责任提交 PR,添加或者更新原则。
我在 arcblock 做什么?
我作为 VP of Engineering 加入 Arcblock 的。在加入 Arcblock 的第一周,我干了几件事情:
- 文化:和老冒一起讨论并且撰写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做事的原则。我们上线了一个粗糙的内部网站:handbook.arcblock.io,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能查看并且参与文化的制定(只需发一个 PR,merge 后自动上线以及生产 pdf)。当它足够成熟时,我们很可能会将其开源出来。
- 招人:大量的 interview。其中花费了不少精力,像这篇文章所述内容一般宣讲 blockchain 和 Arcblock。
- 育人:构建我们内部的 bootcamp,我们上线了一个培训网站:bootcamp.arcblock.io。过去一周我们已经举办五场内部分享,让团队尽可能 in the same page。
- 重塑开发流程:结合我在 Tubi 所学和 Arcblock 的现有流程,打造更加 PR driven / review driven / automation driven 的工作流程。
- OCAP:Open Chain Access Protocol 的讨论和设计,以及 ocap-service 的技术选型和设计。
- 重构 Arcblock 的 infrastructure。我们开始拥抱 IAS(Infrastructure As Code)——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是我在 Tubi 最后几个月参与的最重要的项目。我们目前没有 Tubi 的人力,所以只能很聪明地使用社区的力量,利用开源来打造更好的 IAS。
- 参与 Arcblock 其它产品的讨论。
接下来,这些展开的工作会继续进行下去,各种架构也会逐渐提上日程。我会跟各个 SAAS 服务的 vendor 打交道,把从开发到 on call 的一整套系统所需的能力打造出来,让每个工程师都有能力完成端对端的解决方案: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是的,我们正在大力招人。我们有以下团队正在大力招募(目前全部汇报给我):
-
design team:为 arcblock 设计从 VI,design language,一路到具体产品的 UI/UX。目前正在招募 1 名:Sr. UX designer,以及 1 名 Jr. UX designer。
- 要求:有良好的产品感觉,设计风格与客户端工程师契合,有扎实的手绘能力。
-
infra & service team:负责 IAS,OCAP,API / msg gateway,blocklet framework,backend of Arcblock services / management console,billing system 以及 marketplace。目前在招募 3 名 Sr. Software Engineer,及 3 名 Jr. Software Engineer。
- 要求:会至少两种编程语言,热爱软件开发,愿意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需求分析,到讨论设计,到开发/UT,到部署脚本,到上线,到监控,到解决用户问题的整个 loop)。有 functional programming / erlang / elixir 经验优先。
-
client team:负责 web site,management console,billing system,marketplace,iOS / android app 以及 internal system 的开发。目前招募:3 名 Sr. web frontend engineer,2 名 Jr. web frontend engineer,1 名 Sr. iOS engineer,1 名 Sr. Android engineer。
- 要求(web):熟悉 webpack 及前端基础工具链,对 react/vue/angular 其一有不错的开发能力且没有偏见,愿意使用任何一个 framework,能够独立开发一个完整的 SPA。有 electron 开发经验优先。
- 要求(mobile):熟悉相关平台的 HCI,各种主流的开源 framework,能够独立开发精美的 app。有 swift / kotlin 经验优先。
-
data team:负责和我一起构建 arcblock 的 analytics data pipeline 和 ETL,处理 core company KPI metrics,A/B testing,打造 team 内部的 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 的文化。目前招募:2 名 Sr. Data Engineer。
- 要求:会使用 python / scala 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够使用开源项目或者第三方服务构建 data pipeline,能够撰写基础的 machine learning models。有 airflow / redshift / athena 等工具经验者优先。
以上所有 Jr. 职位都欢迎应届生和能够长期实习并有意愿留下的实习生。国内我们同样也招募有经验的 leader,可以是以上任意角色,70% 以上的工作是技术工作,只不过未来将会和我一起分担国内团队的培育和管理。
所有的职位都需要:
- 关爱用户,热爱产品开发,愿意聆听用户的声音,能够自发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对于 backend,client engineer 是你的用户,interface 和latency 关乎你的用户体验)
- 有不错的审美能力,对不够美的东西有强烈的愿望去修正,有设计或者代码洁癖(不能容忍邋邋遢遢的代码,表意模糊的变量名,不合理的间距和字体大小等)
- 注重基础知识,注重细节
- 快速学习,对新技术保持饥渴
- 容易沟通,愿意分享知识
- 能够且愿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 愿意成长,能够接受在兴趣范围内的各种项目的开发
因为今年 2 月份我们已经完成了资金的募集(37500 ETH),我们的资金储备是完备的,这些资金大部分会投入在打造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 R&D 上。我们将会提供有竞争力的 package 和福利,同时,作为初始团队的一份子,你的眼界,人脉,圈子将有机会大大拓展。我们在打造我们自己的,类似于 facebook 的新员工 bootcamp,让你的知识体系得到全面地拓展(包括 blockchain / backend / devOps / client / design / arch 等),同时 weekly BBL,让你的知识总能跟得上同事们,以及时代的脚步;除了各种内部的学习机会外,我们还会提供各种会议,培训,课程的机会,让你可以在 Arcblock 的生涯快速成长。我们在构建我们独特的员工手册,类似 Ray Dalio 在桥水做的那样,因而你有机会参与最初版本的修订。
对于美国和国内的团队,出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未来并不仅限于中美两地,因为 blockchain 天然具备全球化的各种要素。
对于中国的团队,我们也将尽快完成我们的 WOFE 公司的设置,让 L1 肉身翻墙成为你的一种选择。
我们不要求 996,绝大部分时候,你只需要朝九晚六即可 —— 我们坚信你需要时间在不同的方向学习,读书,旅行,需要时间享受生活,需要时间陪伴家人。我们希望工作能够在白天完成,这样你不必心怀愧疚地很晚到家,面对心情不好的另一半 —— 相信我,对于年轻的夫妇来说,这是很糟糕的体验。但当你工作时,我们需要你投入其中,make good art。就像伟大的 UCLA 教练 John Wooden 对他的小伙子们说的那样:make each day your masterpiece。
最后,除 design team 外的所有职位在美国和中国均有名额,并无区域上限。在美国,工作地点是宇宙中心 Bellevue City Center(不支持 remote,你看我都从湾区爬过来了);在中国,工作地点即将安排在真正的宇宙中心 北京望京(望京 SOHO,阿尔法公社,或者其他,待定)。上海的朋友们请原谅我,我们经过考虑,觉得北京更加适合寻找到我们所期待的人才。同样,国内我们也暂不考虑 remote。
如果你感兴趣,愿意来西雅图或者北京的 arcblock 工作,那么,请将简历发至:career at arcblock.io,标题注明你的名字,想申请的职位,以及来自程序人生(e.g. subject: Meimei Han - Sr Web Frontend Engineer - 程序人生)。我们会优先处理。
6 月份初,我会回国,希望到那时可以和北京的同学们一同工作和修习。
禅定时刻
Success is peace of mind attained only through self-satisfaction in knowing you made the effort to do the best of which you’re capable. Regarding success, others cannot judge you; it’s like character and reputation: your reputation is what you’re perceived to be; your character is what you really are. And what you really ar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you’re perceived to be.
- John Wooden, The Coach, UCLA, Ted Talk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inning and succeeding”